万泰娱乐资讯

消费社会中的女性文化分析

  消费社会中的女性文化分析以天涯论坛“娱乐八卦”版为例.pdf

  消费社会中的女性文化分析以天涯论坛“娱乐八卦”版为例

  青年记者2015年3月中就是时时注意自己和被摄者作为人的特 性。当一个人作为人的特性被扭曲后, 在伦理道德上的争议就出现了。正如一 位传媒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将人拍成 物体是一个最典型的不具备新闻摄影伦 理道德的情况。” 在新闻与传播学经典教材中,讨论“合乎伦理的新闻价值观”时,强调 的尊严“——给予报道对象尽可能多的 自尊”,被解释为“尊严看重每一个人, 不论这个报道是什么,或这个人在报道 中扮演什么角色”。 《媒介伦理学》一书谈到“保护隐私的需要”环节:“新 闻工作者一直在法律允许和良心同意之 间举棋不定。这种困惑引起了大规模的 伦理混乱,可能已经损害了整个职业的 可信度,并形成了两个陈词滥调的观念: 其一,新闻工作者会不择手段获取新 闻。其二,受众愿意消费任何新闻工作 者散布的消息。这些形象不仅与事实不 符,而且使获得并理解合法的新闻更加 困难。” 记者在从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理应遵循合乎伦理的原则,厘清“知情权”、 “知情需要”和“知情欲望”三种各不 相同的概念,区别“隐私”与“秘密”, 更多从人性关怀的角度,给予个体与生 命足够的尊重;同时,记者亦在寻求真 相的职业过程中,锻炼并加强自我的系 统反应能力和道德识别力,将向公众提 供他们需要的信息置于媒介伦理原则的 控制之下。 注释: 掀起你的头盖骨:《记者们在病房外, 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转引自),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 《声明》,,2015 深圳晚报:《致歉声明》,, 2015 》,罗昕:《姚贝娜病房外的记者们,该 如何报道?》, 澎湃新闻网,, 2015 新闻出版总署:《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13》(上册),人民出版社,2013 第302~303 李浩燃:《新闻,不要以伤害为代价》,《人民日报》,2015 贺延光:《必须要做一个尊重真相的人》;载李楠:《影响:中国当代摄影精神交 往录》,浙江摄影出版社,2013 曾璜:《漫谈美国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观》,雅昌艺术网,,2008 【美】菲利普帕特深李威尔 金斯著,李青藜译:《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 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月版,第34页、第132 消费社会中的女性文化分析——以天涯论坛“娱乐八卦”版为例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大众传播开 始与女性主义相结合,以性别视角审视 媒体文本中的性别思维与形象,也逐渐 成为传播学研究的课题之一。在中国, 女性形象经历了从封建社会的“男尊女 卑”、“贤妻良母”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半边天”,再到90 年代后,崇尚消费 主义的大众文化兴起,女性被物化和商 品化的特殊轨迹。 同时,新媒体逐渐超越传统媒体,成为女性生活与交流的 新场域。天涯社区是中国最大最具影响 力的网络社区之一,其“娱乐八卦”版 用户活跃、互动频繁,吸引了众多女性 驻足分享经验。本文即以“娱乐八卦” 版为窗口,以2013 年11 月至2014 11月年排行前80 的帖子和部分有代表 性的精品帖、热议帖为对象,深入分析 新媒体情境中的女性文化。 身体消费 在消费时代,身体已成为商业美学 所利用的一种资源, 诱导着女性为追求理想的身姿而进行服装、化妆等一系 列身体消费活动。在新媒体情境中,身 体消费也有其独特的呈现。 在“娱乐八卦”版中,讨论如何塑 造更美身体的话题经久不衰。比如,娱 乐明星精心打扮的妆容、时尚华美的服 饰是女性用户讨论的内容。“奥克尼老 人头”发帖对中外众多女明星的容貌进 行细致的分析与评价,直言美貌是女人 需要经营与维系的终生事业。 言语中流露出女性只有拥有美貌才会为社会所 认可和赞美之意。 然而,明星的特殊身份及其背后 的专业包装团队使他们的装扮与大众的 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与之相比,女性用 户相互讨论日常衣着化妆的帖子则更实 用、更受欢迎。此类帖子大致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打分帖,发帖人对每个发照 片的女性从五官到脸型、从头发到服饰 一一进行评价并打分;另一类则是女性 用户邀请其他女性一起“晒”出自己的 衣物等,相互讨论、点评——被戏称为 “种草”和“拔草”的过程。 观察与批评 青年记者2015年3月中 可见,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女性被物化、商品化的现象并没有消失,反 而可能因女性自身对消费压力的内化而 更为根深蒂固:消费主义以充满诱惑性 的语言和影像,从内到外将女性塑造为 以消费奢侈品实现理想身姿的身体符号。 帖子中对高消费生活的推崇,进一步引 发了更多处于社会中低层女性的身体焦 虑,导致她们为获得社会所承认的女 性气质进行更多消费。 因此,看似新媒体环境中的女性是消费的主体,拥有 消费主动权,但这种主体性张扬的背后 是“一种假想式价值实现和个性突围效 且隐含着固有的性别秩序,实是以“主体性”之名行“依附性”之实。 情感角色 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大众文化在 网络的推动下逐渐成为时尚潮流的引领 在煽动女性消费激情的同时,也使女性间的友谊和婚姻生活产生了新的 变动。以高度流行于“娱乐八卦”版中 茶婊”本是网游新创的一个对外围女的侮辱性称呼,但在论坛中,这一词早已 泛化:喜好发朋友圈、措辞较文艺的女 性也可能被人吐槽为“绿茶婊”、“文艺 婊”。“闺蜜”一词原指能够相互信任、 相互依赖的“闺中密友”,然而,扫视“娱 乐八卦”版中与闺蜜有关的热帖,无不 在讲述曾经的知己成了如今的陌生人甚 至是仇人的故事。 尽管女性间的友谊本身矛盾而又微 妙,但消费主义所塑造的以美貌为资本、 通过依附于男性提升社会地位的价值 观,无疑与越来越多新时代女性主体意 识与独立人格的追求背道而驰,不可避 免地加剧了女性内部的分化。 再者,在“娱乐八卦”版中,女性 讨论婚姻爱情的帖子一直很多。一个大 二女生分享了与“男神”相遇相知的“欢 脱生活”,勾起了众多网友的青涩回忆。 然而也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 这么欢乐,以后能结婚吗?人生还长着 确实,爱情的浪漫幻想与家庭生活的平庸单调对比鲜明,很多女性不免 感到失落与焦虑。投射到论坛中,女性 在消费主义引导下或是进行身体消费、 或是紧抓家庭财政大权以转移目光,更 有直接建议在婚前将钱换成金条贮存起 来,如此才能保证家庭地位的言论。 她们希冀通过财产均衡获得婚姻的平等地位,却不知失去了实现权利与履行义 务之间的平衡,最终陷入了消费主义的 陷阱。 社会身份 在作为言论集散地的“娱乐八卦” 版中,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呈现水火 不容的两种声音:是成为有独立意识、 竞争能力的职业精英,还是成为符合传 统角色期待的贤妻良母?“天无我涯” 发帖道出了女性夹在家庭与工作之间的 两难处境,最终两害相权取其轻做出了 为家庭牺牲个人事业的选择。 另一名发帖人自称美国大学硕士毕业,以做全 职家庭主妇为人生目标。 面对质疑,她说读书乃至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活得 舒服漂亮,工作不工作无关紧要。除此 之外,也有女性提出,婚后继续工作是 迫于家庭经济的压力,同时也能不与社 会脱节,经济上的独立才能保证人格上 的平等及在家庭内的话语权。双方立场 明显对立、互不包容。 在学者吴小英看来,女性对自我身 份的困惑根源于中国社会性别话语的转 变。她将中国的性别话语划分为作为官 方话语的平等话语、将性别关系还原为 一种市场资源配置关系的市场话语及基 于生理性别进行角色分工的父权制话语 三类。进入市场化时代,这三种话语并 非平起平坐,而是相互交叠、彼此牵制 的关系:原先处于主导地位的作为官方 话语的平等话语,逐渐让位于将性别作 为一种市场资源配置关系的市场话语, 开始强调女性自身的个性与发展;而传 统父权制话语开始与市场结盟,成为消 费时代的流行性别时尚。 女性在身份选择时的矛盾与困惑,即表现出消费文 化与女性主义的相互对抗。 布尔迪厄曾说,在消费时代,商业逻辑对各个文化生产场所进行了侵蚀和 渗透。 从上述对“娱乐八卦”版中女性身体消费、情感角色与社会身份三方面 主要内容的梳理中,处处可见消费文化 的身影。不过,我们应当看到,尽管新 媒体情境中的女性文化受到消费主义的 形塑,但其内部的博弈与对峙已然表露 出传统性别秩序松动加速,也给予了女 性建构多元化身份与认同的新的可能性。 注释: 张开:《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与意识》, 《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2011 ~201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45 【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第110 黄金:《女性媒介文化研究的源流与发展前景》;载张舍茹 陆道夫编:《西方 女性媒介文化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第6 李勇:《媒介文化的精神哲学——作为消费社会观念撒播者的当代传媒》,《新闻界》, 2009 郑建丽:《大众文化的多重性——基于媒介因、经济因和社会因的视角》, 《探索与争鸣》,2010 年第10 吴小英:《“干得好”还是“嫁得 好”?——市场化时代女性身份认同危机及 其主体性建构》,《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心 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 276 ~277 《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