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资讯

侃侃有料的八卦关于“知乎大V”的一些小分析

  知乎大V这个定义,首先让我们来界定一下,通常情况下,拥有10万以上关注的就被外界称为「知乎大V」了。根据「看知乎」的数据,目前超过10万关注的「大V」已经达到185人之多。

  1、知乎的超一线、超一线大V在获取了足够的关注之后,即便不再发表任何内容,其关注都会持续上升。因此,关注与内容发表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3、其他的一线、二线、三线大V如果持续生产内容,就可以替代那些超一线大V

  只是确实有人已经超过1个月没有动作了。如果我们发现了这样的情形,是不是我们对于之前从数据得出的结论就会发生变化了呢?

  1、超一线、超一线大V只是减少了发表内容的次数,转而更多成为推荐者、消费者和浏览者。

  首先是李开复,他最早的回答是2011年2月10日发表的,最近的一条回答则是2015年6月30日,关于其淋巴癌治疗后的提问,而这也是他获得最次高票的回答,总计获得了超过1万1千张赞同票,最高票是关于其生活习惯的提问,2011年3月回答,总计获得了超过1万4千张赞同票。

  在这里,你其实还可以看出,李开复充分利用了自己的资源,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经历、病情的窥探欲望,在各种时候帮助知乎获取流量。

  然后是黄继新,最早的回答是在2011年9月30日,最近的回答是在2015年11月19日为自有产品读读日报站台,而在读读日报之前的一个回答,已经是2014年8月份的事情了,再往前的回答就要追溯到2013年10月了。

  直到2013年知乎开放注册的半年后,黄继新开始逐渐回归到观察者和操盘者的位置。

  (与其他创始人相比),第一次回答产生与2011年1月,而最后一次回答是在2015年9月,在这4年中,他一共回答了1376次,写了73篇专栏文章,但是公共编辑的次数只有周源的一半,而他的提问次数却超过了周源和黄继新。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其实同样为创始团队成员的李申申,由于其CTO身份,更多的与代码和架构打交道,所以,他更多的是关注一些问题,而不是参与UGC建设和影响Timeline。

  曾经苏莉安做过一次数据分析,数据显示,知乎创始团队几乎关注了每一个大V,而每一个大V也几乎都关注了知乎创始团队。

  这意味着,创始团队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和把控舆论导向的能力,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会出现在所有对社区用户有影响力的成员的Timeline上,而一旦这些成员认可了创始团队的动作,就会继而影响到这些成员所能触达的关注人群中。

  所以,知乎创始团队淡出内容建设和减少操作动态,从我的角度上来看,是正确的选择。

  游叔的第一个回答始于2010年12月;张小北是2011年2月;李淼2011年5月;maggie是2011年6月;张佳玮2011年7月。

  对于内容社区来说,越早参与其中越好,当社区成长起来之后,对早期用户的奖励是相当丰厚的。

  当然,我需要提醒的是,这其中有一些大V是曾经出走过,然后回来的,因此如果你在她/他出走前没有关注过,可能你并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答案并不多,却能引发巨大关注的原因。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