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资讯

B站又开始瞎折腾了

  6月底的时候,陈睿在B站14周年演讲时,宣布B站将会以播放分钟数来代替目前的视频播放量展示。

  B站认为,时长替代播放量展示,可以给优质垂直内容获得更多优势。陈叔叔当时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说UP主“极速拍档”的视频《你的GTR跑不过我的报废车!》,播放次数是144万,播放分钟数达到了2190万分钟。

  这件事在上个月引起了不少讨论,也获得了很多UP主的支持。在整个流媒体领域中,B站的这个改变,也算是十分大胆了,被一些人认为是“改变行业规则”。

  因为我还算是一直在关注B站的动态,当时就有一些业内朋友问我的看法,而我的看法基本上是“无济于事”,甚至“越走越偏”。

  在我看来,B站的前台视频播放时长展示,并不是一场“行业革命”,只能算是一种“商业投降”,说好听点是“另辟蹊径”,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

  播放量的游戏玩砸了,只好宣布改变游戏规则了,多少有点意气用事。也是因此,我对B站这一举措并不感冒。

  很多人认为B站很特别,但我不得不说,尽管我也挺喜欢B站,但B站其实也没啥特殊的,B站所遇到的问题,是几乎所有平台都会遇到的问题。

  以大家熟悉的公众号为例,行业垂直号的阅读量是永远赶不上情感八卦号的,你写核物理和天体力学的内容,是怎么也写不过那些写小三出轨和心灵鸡汤的。按照B站的思路,微信也得把公众号阅读量改成阅读时长才能让内容生态更健康?

  不同公众号对应的人群需求不同,阅读量的含金量也就不同,这是一个极为浅显的常识。同样1万阅读量的公众号,写硬科技的和写心灵鸡汤的,背后对应的商业价值有天壤之别。这种商业价值差异,能够直接通过合作报价体现出来。

  有些吹毛求疵的人可能会抬杠,说高净值人群既看心灵鸡汤,也看行业垂直媒体,那么直接在鸡汤号中投放不就照样可以触达人群么?何必花大价钱要在垂直媒体中投放触达呢?

  能够提出这种问题的人,一般就完全属于商业小白。因为就算不同账号能够触达同一批人,但是不同账号的内容对人群决策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就像你不可能通过看《还珠格格》和《穿越到清朝当皇子》之类的东西来学习清朝历史一样。

  所以,这背后本质上还是个商业化的问题。B站长期对标的YouTube,照样面临着短视频TikTok的冲击,但我看他们不会想不开搞出一个观看时长出来,因为YouTube的平台商业模式是相对健康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B站的这个行为理解为平台优势的展示,让大家知道,B站的强处在于深度的长视频内容。但这么一来,B站其实在宣告自身对抗短视频失败,也意味着之前信息流产品story mode的战略失误。

  视频播放时长显示并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媒体说不少UP主对这项改动热烈欢迎,那么我只想说,UP主们可能高兴的太早了。

  B站认为,播放量不能体现很多视频的内容价值,播放时长可能可以。这背后的隐喻是,播放时长是一种“等价通货”,不同视频内容的一分钟,价值应该是相等或接近的。

  这显然与播放量陷入的问题是一样的,因为不同播放量的含金量确实不同,但不同播放时长的含金量也依旧不同。

  我们暂且不去纠结这些问题,因为播放时长的改变算是木已成舟。那么我们不妨探讨一下,播放时长展示的改变,会让所谓的精品视频更多被看到吗?会让整个生态更健康吗?

  事实上,播放时长展示的改动,会带来一个挺不好处理的细节问题。那就是,用户用倍速播放看的视频时长,是不是与正常速度观看一样?用户倍速播放的时长统计问题怎么解决?

  展示播放时长的本意,显然是让更多有深度干货的长视频内容价值获得更多用户认可。但实际上有可能事与愿违,垂直UP主的视频创作的数据目标,就变成了获得更多的播放时长。

  长视频的深度内容解决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就是说长视频的深度内容是边际价值几乎为零的,很难让一个用户反复观看单一的长视频,所以UP主为了获取更多的播放时长,有可能反而让长视频内容的信息密度降低,并且UP主会有意无意地引导用户用倍速来观看视频。

  这反而会推动内容体验的下滑,导致整个B站内容生态的恶化,对B站用户价值的背离。

  比如说你想买个相机,在B站看了个数码UP主的评测长视频,但是只要你看完一次,你就了解了UP主的相关的观点,你就没有必要重复观看。如果你真的是为了消费决策而观看评测内容,那你还恨不得UP主不要扯蛋讲废话,越短时间讲清楚评测内容越好。但显示播放时长这件事,会增加UP主在长视频内容中闲聊扯蛋的动力。

  发现没有,你的KPI考核的是播放时长后,内容的信息密度反而会降低,内容水化的程度会加剧,就像国产电视剧一样,动不动就拍个五六十集,在那水时长。到最后用户也无语、(有追求的)导演也无语、整个行业也被搞得乱七八糟。

  长视频确实能够做一些深度内容,但大家似乎都搞错了一件事,内容深并不代表内容的信息密度更高,这是两件完全不一样的事情。

  比如说播客可以探讨很多深度内容话题,但实际上,播客这种音频内容载体,相比于视频和文字来说,信息密度是非常低的,所以你想靠播客来高效学习就有点扯了,我觉得播客就只是主打一个陪伴感,利用一些碎片化时间,并且目前还有一些内容的稀缺性。

  说实话我现在比较烦的就是,有时候我想在一个播客节目中获取一些信息,听播客是有一些工作上的目的性在里面的。结果现在的播客动不动就搞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长,不少内容在闲聊扯蛋,导致我获取信息的效率极低。

  我们先抛开长短视频之分,总体来看,内容知识性信息密度越高,对用户就越实用、越有启发;而内容娱乐性信息密度越高,用户就越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当然,最好的内容当然是既有实用性、启发性,又同样有情绪价值,但是能同时获得这两种内容能力的UP主显然是极少数,而且B站作为平台方,几乎不用考虑这群生存能力强的、极少数的优秀UP主。平台的政策一定是有选择、有偏向的,不能既要又要。

  那么,你觉得是更实用的内容获得单位播放总时长多,还是更具有娱乐性的内容多?显然还是后者。而娱乐性内容,依旧在抖音快手的短视频,以及优爱腾的综艺节目的竞争射程内。

  也就是说,B站的时长展示,看上去是一种行业变革,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太大作用,其背后的生态导向依旧是娱乐化内容,平台依旧鼓励的是内容娱乐化。

  短视频比长视频在单位时长中具有更多的娱乐价值,短视频依旧会在B站新规中胜出,同时,更具娱乐性的长视频也会在长视频领域中胜出。简单来说就是:短视频>

  娱乐化长视频>

  非娱乐化长视频,长视频与短视频的地位并没有逆转。

  因此我认为B站播放时长改动的影响仅仅是局部性的,而不是关于整个平台内容生态的,展示播放时长的作用被外界夸大了。

  展示播放时长会让站内长视频内容水化,那么它对UP主的暗示就是——你得培养一些闲聊扯淡的娱乐化能力才行。这反而对很多真正有料的宝藏UP主而言,是一种新的创作压力。

  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基本上有料和有娱乐性是难以兼得的,因为有料讲的是干货,需要理性;有娱乐性讲的是爆款,需要情绪。真正能进行二者统一的人少之又少,不是每个UP主都是像半佛老师那样的神人,谈笑风生之间讲完了一段干货,看完你也不知道看的到底是干货还是段子。

  B站展示播放时长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优质的垂直领域内容被大家看到,那么实际上便不应该为垂直领域创作者“加负”,不应该让更多垂直领域UP主成为行业脱口秀,而应该是给垂直领域创作者”减负“才对,让UP主们更加专注于有料的内容本身,平台需要通过合理的流量分配机制进行内容的引导把控,而这点才是B站优化内容生态的关键,却也是B站避而不谈的事情。

  前面说到过,展示播放时长这件事依旧无法阻挡短视频对长视频的流量侵蚀,并且会让长视频内容更走向水化、娱乐化。

  那么我这里就再告诉你一件事,就因为能够将有料和有娱乐性结合是一件难事,因此,展示播放时长会推动B站的垂直领域内容中,形成更加明显的马太效应,也就是强者越强,反而会扼杀大量中腰部UP主的成长机会。

  陈叔叔在14周年庆上宣布展示播放时长时,提到了几个UP主案例,其中有我比较喜欢的“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还有我个人不太熟悉的汽车领域UP主“极速拍档”,他们的一些内容播放时长都达到了数千万的级别。

  但我觉得这种案例展示并没有什么说服力,“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本身就是全网知名的博主,而“极速拍档”我看了下也是B站2021年的百大UP主。他们都处于垂类内容的头部位置,实际上本身就是不缺流量,也不缺商业价值认可的UP主群体。

  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扶持垂直内容领域的中腰部UP主,扶持本来就处于头部的垂直领域UP主群体,会进一步刺激马太效应的形成,恶化垂直领域的内容生态。

  在我看来,B站播放时长的展示属于好心办坏事,既不能阻挡短视频对长视频的冲击,又不是一个展示长视频内容和商业价值的关键(因为这和展示无关,类比公众号阅读量),又可能导致垂直领域长视频的内容水化,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垂直内容生态。所以我其实不知道那些拍手叫好的UP主们到底在高兴个啥。

  B站的症结依旧在于商业化乏力,这让大量UP主为爱发电,这肯定不行。播放时长展示的变动,充其量影响的是蛋糕怎么分的问题,而不是蛋糕如何做大的问题,我认为这并不是这个阶段B站的主要矛盾。

  换句话说,B站展示了播放时长就算让更多垂直优秀内容价值被看到了,那又能怎么样呢?

  能影响站内流量分配吗?come on,那是算法机制的问题,不是如何展示数据的问题。

  要推进商业化,就必须得考虑品牌方的商业需求。B站的问题是,它对品牌方的价值非常模糊,B站没有打通营销的全链路,所以品牌方基本上只把B站当做一个品牌广告的投放平台,赚一个曝光而已,说好听的就是对年轻群体的布局,对业务的促进效果难以统计,不确定性相当之大。

  大家都知道,品牌广告这东西是个“长期主义”的事,由于难以监测也难以带来短期销售效果,所以经济环境一不好,企业首先砍掉的就是品牌广告预算。

  至于那些什么在B站投放ROI达到10的国产吹风机品牌营销案例,我建议大家还是不要瞎模仿,很可能你砸下去钱水花都不冒一个。B站本身就不是一个能带货的平台,干嘛还要在ROI和带货上瞎折腾,你不会以为你就是下一个幸运儿吧?

  我们今天不扯太多B站营销的话题,只说一下播放时长展示对品牌方带来的影响。

  如何进行数据展示,对于品牌方来说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是一个效果评估的标准。过去品牌投放这种品牌导向的视频,主要就是看曝光量,曝光量就可以通过播放量来评估。

  当然,播放量并不等于曝光量,1万的合作视频播放量,并不等于品牌曝光的1万次,但是二者至少是总体正相关的。

  当使用播放时长展示内容数据时,对于品牌来说,它并不知道该如何去衡量投放效果了。1万小时的播放时长,到底是什么意思?对应多少的品牌曝光量?这其中不仅评估难度更高了,而且B站还需要对品牌客户进行重新教育。

  假设1万的预算,短视频能够投出1万播放,长视频能投出5000播放,你还可以跟老板解释一下,短视频和长视频的场景、人群、作用是不一样的。

  但你如果投出了个200小时播放时长是个什么鬼?它代表什么?长视频的内容播放量跟品牌曝光关联度有多大?品牌植入的内容播放能有2小时么?这些数据很容易在品牌内部结案的时候被老板挑战。

  而且我认为吧,品牌价值输出这件事,重复比时长更重要。重复是一个不断提醒和唤醒记忆的场景,有大量的营销学研究表明,用户购买产品之前,需要重复进行多次品牌触达。

  当然,从技术的层面来看,B站可以在后台提供其他维度的营销数据给到品牌客户,比如依旧提供播放量数据给品牌客户,但前台的数据展示实际上就是代表着平台本身和大众的评价标准,会影响品牌的商业投放行为。

  B站的播放时长展示,其实是打破了传统的品牌投放逻辑,B站需要对播放时长数据的营销价值做更多的解释和市场教育,这无疑是非常难的。

  从B站展示播放时长这件事可以看出来,B站对自己平台上的垂直深度内容是非常骄傲的,也对这些深度内容的价值被忽略而感到忿忿不平。我不知道B站是否天真的以为,改变前台播放时长展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我的看法是,它改变不了什么,甚至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