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资讯

伏羲文化的当代文化价值研究

  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象征,其所蕴含的“和”文化是本质特征,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传承和弘扬伏羲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该文立足伏羲文化的内涵研究,考察伏羲文化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等方面探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与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这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前行思路和根本方向。伏羲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对于提高中华民族向心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承载中华民族的民族传统,凝聚民族情感,体现民族精神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立足伏羲文化的内涵研究,思考伏羲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并且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等方面探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与路径。

  伏羲氏作为中华人文始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寻找并建立起来的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从他身上反映了一种人类血缘与文化精神思想的产生历程,体现着一个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观念的形成过程。由伏羲所奠基的中华文明、文化及精神财富仍然是滋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源泉,深刻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与文化发展历程。因此,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伏羲文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从先秦文献及后世典籍的记载来看,伏羲不仅在古史系统中位列“三皇”之首,还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华文明的开创者、传承者和创新者。太昊伏羲氏,观天地,察人事,创造了以“先天八卦”为核心的伏羲文化,揭示了自然界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先民们开始认识自然、趋利避害进而改造自然。后来,随着伏羲部族的发展壮大,开始不断迁徙,其中,一支自成纪(今甘肃天水)出发沿黄河向东到达黄淮平原,其势力渗透到黄河中下游一带;一支沿西汉水向南迁徙,势力到达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还有一支进入陇南后,顺河谷进入汉中,到达今天的湖北一带。在迁徙过程中,不断与其他部落征伐和结盟,将已成熟的农业文明与先进的文化传播到中原大地,大约在6500年前后,伏羲氏族在古宛丘(今河南淮阳)建起城邦,逐渐与中原的大多数部落相融合,从此,散布于华夏大地上的多元文明渐次归于伏羲文化,中国古代各部族都承认他们是羲皇子孙。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融合,从此,华夏儿女同祖同根同源同脉同血缘,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开始渗透到每位中国人的血液中,“多元一体”格局就此形成。

  相传伏羲、女娲活动于成纪,均为人首蛇身,女娲与伏羲为兄妹,成婚后共同繁衍了人类,因而,他们又被尊为华夏民族的始祖。伏羲人首蛇身,被学界公认为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始祖。伏羲部落以龙(大蛇)为图腾,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记载:“(伏羲蛇身人首)神话本身又怎样来的呢?我们确信它是荒古时代的图腾主义的遗迹。可见龙的基调还是蛇。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家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鬃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3]因此,闻一多先生指出,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综合体,因部落兼并而产生的混合图腾”。龙图腾有着强大生命力,不断繁衍生息,迁移扩散,融合其他各个部落的精华继而延续,也成为伏羲部落征服融合各部族走向文明强大的典型体现,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血脉,象征着中华民族主体血脉的汇聚和文化的奠基。这种图腾崇拜世代传承,成为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感纽带和精神象征。“龙的传人”也为华夏儿女所共享,光辉灿烂的龙文化成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标识。“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族徽和“胎记”,伏羲文化中的龙文化无疑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的特征”,进而升华为全球华人内心深处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民族归属感。

  先秦典籍《周易·系辞下》中记载:“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做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4]伏羲画八卦、造书契,中华先民逐渐开始认识自然、解释世界,出现了人类文化的萌芽,开启了文明新纪元,成为中华先民理性思维的结晶和高度智慧的标志。伏羲八卦利用“—”象征阳,“--”象征阴,用阴阳符号组合成八种符号,并将这八种符号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相对应,八卦相互变换演绎成六十四卦,对应着自然景象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状况,使得人类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有了一次质的飞跃。正是这种认识上的飞跃使得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有了协调统一、和谐有序的天人合一的关系。八卦中阴、阳二爻则是天和地的对立统一,阴和阳的对立统一,这标志着人类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观的初步形成。同时,由于不断向东迁移,与各其他部落逐渐融合,人口急剧增加,因食物资源短缺导致纷争不断,伏羲“结网罟”发明了新的狩猎工具,丰富了食物来源,提升生存能力,减少了氏族内部的纷争。“造书契”发明了示意文字,通过刻画的符号图形,以代结绳之政,开启了从结绳记事进入文明开端的新时代。教先民们“养牺牲”,将狩猎来的动物加以驯养,推动了最早畜牧业的发展。“结网罟”“养牺牲”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氏族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使先民们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开始从原始杂居群婚向夫妻家庭制度转变,不仅使得婚姻关系趋于稳定,也增进了不同氏族之间的感情。“立九部,设六佐”开始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分工,加强了氏族内部的管理,理顺了氏族内部的关系,也增进了社会的和谐。由八卦形成的《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经历代先贤、学者的继承、发展,是一种系统严密、具有独特的阴阳变异、和合大同的辩证思维学说与逻辑方法系统,是中国哲学的基础,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发展与历史进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不断融合、不断创造民族文化、共同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伏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所蕴含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基因,成为催生和滋养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源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思想等中华优秀文明的多个层次和各个领域,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符号功能,做出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文化认同贡献,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和根基。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并逐渐加强的。伏羲通过“结网罟、养牺牲”“制嫁娶、正姓氏”“钻木作火”“一画开天,始画八卦”等开启人类文明的新时代,并与各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开辟了祖国的早期疆域,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同为“龙的传人”的华夏子孙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彼此认同、情感共鸣,系牢了强大的精神纽带,滋养着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也逐渐形成一个荣辱与共、团结互助、相互依存、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伏羲文化为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展,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奠定了根基,滋养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的拼搏性格、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博大精深的文化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集体记忆,是积淀于中华民族共同心理深层结构的精神共识。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之根,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认同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龙图腾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情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标识。伏羲作为华夏始祖,“龙的传人”是中华民族所认同,这是积淀于中华民族共同心理深层结构的精神共识;二是伏羲文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伏羲“一画开天,始画八卦”“结网罟、养牺牲”“制嫁娶,正姓氏”“钻木作火”“造琴瑟”“尝百药,制九针”,涉及生产工具、政治领域的典章制度、精神领域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伏羲的活动生动体现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统一、开拓创新、大公无私等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从身体力行到抽象思维,从蛇图腾到象征中华民族的龙图腾,从具体实践到现象概括,从单一部族到多民族的大融合,伏羲作为‘有圣德’的民族领袖和创世英雄,作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作为各民族团结协作的历史象征”[5],加快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是政治、民族、文化和命运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有着共同感情和力量,有着共同历史文化和经济联系,是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心心相连、平等相待、和谐共处的牢固共同体。伏羲始作八卦,对立统一的阴、阳二爻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次质的飞跃,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伏羲通过“结网罟”与“养牺牲”来满足人口急剧增加的需求,也减少了氏族内部因食物资源短缺而引起的纷争,从而促进了氏族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伏羲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这样做既可以使婚姻关系得以明确和稳定,又能够平衡各个家庭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可以协调不同氏族间的关系,推动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为了加强氏族及部落内部的管理,伏羲创设了以龙纪官的制度,不但维护了部族内部的各种关系,也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正是伏羲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统筹协调带来的和谐统一,才可以更有效地增进各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增强各民族群体的爱国情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伏羲文化的精华阴阳八卦,奠定了中华民族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主基调,它是中国哲学的基础,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之核心部分。

  “伏羲文化是指以伏羲为代表的我国先民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6],它所蕴含的独特而深刻的内涵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生、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文明的向前发展,伏羲文化也在与时俱进,向文化的各个方面与领域渗透。新时代传承和发扬伏羲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认同是通过唤醒群体成员的文化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层的认同,伏羲文化是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创世英雄、华夏始祖与人文始祖,所开创的制度包括了社会制度、科技探索、社会生产、道德规范等,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使得中华先民从洪荒时代顺利迈向文明时代,奠定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基础。伏羲用劳动和智慧创造的文化和各民族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共同汇聚和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使得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思想文明的传播、精神价值的凝聚得以延伸千年、凝心聚力,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的精神支撑。

  2015年习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指出:“对历史文化,要注重发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7]将文化精髓和现代社会结合起来,文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新时代加强伏羲文化的内涵研究,要激发永不枯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不断丰富伏羲文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挖掘伏羲文化的本质内涵,拓展传承伏羲文化,做好保护宣传工作,利用伏羲庙会和祭祀大典等形式,从文化层面丰富天水地区的伏羲文化传承。要与时俱进,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把文化资源转化成生动活泼、年轻人能接受的形式和文化产品。

  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传承数千年逐渐形成了共同共通、共建共享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理念,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不竭动力。伏羲存在于中华文明肇启的时代,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内涵丰富的伏羲文化。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存在于从物质世界到精神领域,从上层文化到民间习俗,几乎无所不在,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心灵和意识深处”[8]。它具有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优点,塑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和精髓。“弘扬伏羲文化精神,就是对文明和进步的礼赞,对劳动和创造的肯定,对无私奉献者的感恩,这与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富强和谐国家的时代精神是相一致的。”[9]进一步挖掘和阐释伏羲文化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规范,通过大力传播和弘扬蕴含其中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讲好伏羲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努力营造向上、向善、向好的良好氛围,通过提倡和发扬各民族共有的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努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进而实现创新性发展。

  “纵观古今中外文化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一切优秀文化都是通过在继承中发展、在积累中创新而实现的,离开创新就谈不上发展,缺乏创新就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10]在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其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备受关注和推崇,其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和实践性相辅相成,人文精神和科学性相统一,所产生的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生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被赋予新的科学内涵。伏羲始画八卦,创造历法,教民渔猎,驯养家畜,始造书契,发明乐器,任命官员,无不体现着伏羲的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和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创新伏羲文化,不断提高伏羲文化的外向度,使得伏羲文化精神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呈现出新的、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源泉。

  综上所述,人文始祖伏羲及其部落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创始人,开启了中华传统文化之先河,在中华民族追求文明和进步的过程中,具有奠基和启蒙作用。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伟大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和重要根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不断激活和延续伏羲文化永不枯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将体现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融入其中,不断激活伏羲文化生命力,提取伏羲文化精髓,丰富伏羲文化内涵,讲好伏羲故事,传承中华文明,共筑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李建成.伏羲文化概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42.

  [7]陕西日报特别报道组.凝魂聚力铸自信 文化陕西当自强——陕西扎实加强文化建设[N].陕西日报,2018-02-09(1).

  [9]胡政平,谢增虎.伏羲文化精神的现代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2010(6):77-81.

  [10]卢渝.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引领文化创新[N].光明日报,2006-03-20.

  作者简介:范利平,女,硕士,秦州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政理论、哲学类、乡村振兴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