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资讯

科学源于浪漫

  是先有科学,还是先有技术?你一定会说是先有的科学。因为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所以科学先于技术。

  但中国古代并没有科学,却有技术。造纸、火药、罗盘、中药、机械装置、工程建筑,甚至酿酒、发酵、腌制等农副食品制作都属于技术的范畴。

  在分子及以上层面的宏观与日常生活领域,“连续性”是事物发展与变化的基本性质,而“微积分”就是用来处理连续性变化的问题的。这正是“高等数学”的基础,也是近代物理化学研究的基础,近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中国未能自行发展出近代科学,从科学角度讲是古代中国的数学研究,止于以“几何学”为代表的“初等数学”,而未能走向以“微积分”为代表的“高等数学”。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所谓的“科学”,但有“知识”。只不过这些关于宇宙事物运行的知识是以易经的阴阳五行八卦来描述的。在如今即便不算迷信,也只能归到哲学领域,与科学不沾边了。

  中国古代技术是来自经验的长期积累,而非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虽然没有科学也能有技术,但却不能突破技术的瓶颈。在古代中国,没有理论支持但通过经验,也可以让我们获得力学的常识,建造起高层的楼塔。但没有物理理论知识,我们无论如何也设计不出汽车火车、电灯电话。

  现代科学的底层基础是数学,数学的本质是人类发明的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如同语言。第二层是物理与化学,化学是研究原子到分子之间的微观范畴的学科,物理学研究的是宏观范畴和小于原子尺度的微观范畴。所谓“连续性”规律存在于分子级别的微观领域和宏观世界,但在小于原子尺度的微观领域,就未必遵循连续性规律——量子力学,也是当代物理的前沿。

  我们总说外国人死板不懂变通,而中国人灵活懂得务实……通常我们这么说是在嘲笑外国人,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外国人原则性强,而中国人追求结果,或者说中国人更“理性”。

  所谓“理性”,就是着眼于现实,重视经验与常识,冷静而不迷狂,所以重技术、重实用、重结果,因为技术追求的是应用。而科学不一定实用,科学所研究的东西是普遍的、抽象的、非具体的,做科学研究是要有一种对浪漫主义精神的追求的。注重实际的理智的人,往往对理论无兴趣,觉得无用,甚至不屑,不重视科学而重视技术,不重视理论而重视实践。

  但是,无用,安知不是大用?数学物理的理论水平是基础,没有这方面全球领先的地位,其他技术的发展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但是理论研究的投资大、风险大,不一定能出成果,需要长期的积累。

  欧美已经发射了大量的探测器探测除了火星以外的其他行星和彗星等小行星,有4个探测器甚至已经飞出太阳系,也有大量发射到地球轨道的空间望远镜和观测设备……如果有一天,外星智慧生命在宇宙中接触到人类或人类技术,那在外星人眼里,代表人类或人类技术的很可能是美国。

  在美国,基本是个大学都有天文学专业,而全中国总共才十几个大学有。虽然我们现在有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但在地面光学望远镜和设置在地球轨道上的空间望远镜领域仍有差距和不足。天文学领域的最新发现和进展更多来自于欧美,而非中国……天文学多有意思,为什么不重视,大家也不愿意学呢?

  学习的目的或者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找工作吗?我反对。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成为完整而健全的“人”,其中职业确实体现了作为一个“人”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也不应把就业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

  也许登陆月球和火星还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上的意义。那研究黑洞、暗物质、恒星有用吗?能研究出结果吗?即便有结果又能转化成生产力吗?能产生价值回报社会吗?短期内确实没有,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都是从天文学领域发展而来的,他们代表了数学和物理的最前沿,也是基础科学的最前沿。那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又有用吗?

  科学的目标是解释纯粹的自然现象,所以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任何实用的理由而开展的,是一种不以应用为目标的研究。

  基础理论科学是科学家们本着无功利的目的去做的,如果考虑功利就很难做出来。科学研究本身存在很大风险。你很可能无法预测最终结果会是什么样子?你也不知道你是否能研究出来?或者需要研究多久才能成功?或者研究出来能有什么用?既然有风险,最终就有可能造成资源投入的浪费,就有不确定性,付出可能终会打水漂。如果不能给予支持和保障,就很难有人愿意去尝试,去冒这个风险。

  如果对科学研究的评价,单纯以“成果的转化”作为目标,那就把科学研究“功利化”了,就混淆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成果转化,是功利的,是短期的,基础研究很难预测能不能转化,甚至很难预测会研究出个什么结果,即便能够“转化”也可以作为后续研究者继续研究的内容,而非前一位研究者的目标和压力所在。

  科学研究是浪漫主义的工作,是理想主义的工作。而技术研发则是理性的、功利的。

  中国的科技水平已有长足进步,但仍在很多关键领域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虽然体现在技术层面,但本质上也许问题并非出在“技术”,而是“科学”。

  科学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源动力。中国在近代受了西方技术的欺负,心理阴影一直持续到现在,所以总想赶紧学来技术,只想着尽快能用起来,打个翻身仗。中国想着快速超越西方,所以追求应用就是第一位的,技术比科学更重要。但技术离开科学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原创,想抄近路后发制人,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头跟随别人的思路。

  有的时候,当听说之前有西方国家研究一项技术用了多少年,花了多少钱,而现在有的发展中国家也做到了,却用了很少的时间和金钱。其实两者是没法比的。设计方案有很多,但哪个最可行,最终结论也许很简单,但可能却是第一个实现的国家,通过大量时间和金钱的试验甚至牺牲才换来。即便后来者无法获得具体数据,也缺少很多设计细节,但大的设计方向、基本的思路、概念、解决方案和设计思想都是可以借鉴和模仿的。至少有的时候,不必完全自己去想,从而节省了很多实验成本与时间,但也意味着,你的设计思路被束缚住了。

  中国科技想真正创新和引领世界,就要在基础研究领域领先西方,否则我们的高科技就是在仿照西方的思路。这需要摆脱极端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科学研究观念,这需要制度的支持。

  基础性研究的本质,就是你研究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将来是否能用得上,可能即费钱又费时间,所以大家都不积极不愿意做。欧美强在不怕这种风险和浪费,即便短期没有效果,但长期看却是科学技术成果的积累和科研团队水平的积累。如果因为要“超英赶美”,所以只有能快速见效的才好,能转化的才好,等不及“积累”。

  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是需要创新思维的。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更需要发散思维,去拓展科学理论的边界与可能性,而技术的创新往往还是相对有章可循,是在现有科学理论的范围之内的。科学是思想自由的结果。鼓励创新是有社会基础的。

  为什么古代中国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也许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大型帝国更在乎社会稳定,所以更崇尚思想的保守,而不是个性与创新。

  欧洲没有形成长久统一的大帝国,中国从秦朝开始之后较长的时间都处于统一的阶段,地域辽阔,但古代交通信息不变,皇帝实际也管不了太远,只能靠各基层地方自行管理,所以一种良民的价值观特别受统治者推崇。大家若都能自我约束、乖乖听话,身在都城的皇帝就能省心,否则那个年代交通通信不便,皇帝很难有效掌控和管理遥远的地方。儒家思想也正符合皇帝的这种期待。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和科技最发达的时期,最具浪漫主义的时期,往往是中央统治权力比较弱的时期,比如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和民国时期。

  西方文明直接源于古希腊文明。希腊土地贫瘠只能依靠商业,商人都是依靠自己的个人主义者,所以社会亲情关系让位于个体之间的契约关系。商品的交换与你是男女老少关系不大,只要有钱或有物。

  欧洲的航海与贸易淡化了血缘关系时,中国的农耕文化在强化血缘关系。有了土地这份“不动产”,人们就不可能四处迁徙,土地也就逐代继承,如此老年人自然比年轻人更有地位,家族观念变得非常重要。这也就更容易把社会理解成一个有机整体,强调每个人都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是一颗螺丝钉,互相依赖依存,从而形成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崇尚自由,集体主义崇尚仁爱。仁爱其实是一种人际关系准则,自由代表独立与创新,这与科学精神的开拓创新相一致。集体主义不鼓励开拓创新,更鼓励服从,要更多的考虑整体利益,而非个人自己。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各有优势利弊,偏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或将是灾难性的,关键是在何处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