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资讯

台湾电视新闻“感官主义”现象研究

  台湾电视新闻市场在1993年有线电视合法化之后,便进入激烈竞争的时代。然而,商业化运作模式带来的“收视率至上”的原则也引发了人们对电视新闻日益感官化现象的批判。本文通过对中天电视新闻频道晚间新闻节目的内容分析发现:1.台湾观众在收看有线电视新闻时更偏好感官化的新闻;2.台湾有线新闻频道更倾向于播出感官化的新闻;3.台湾各种电视新闻类型间的平均感官化程度存在差异,但并不是任两个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以目前的数据分析发现,台湾有线电视新闻的平均收视率与感官化程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台湾的电视新闻市场在1990年代经历了剧烈的转型。伴随着1988年“戒严法”的取消,以及1993年有线电视台的合法化,台湾电视新闻市场进入了激烈竞争的时代。[1]随着有线电视开放,台湾有线%。[2]根据2004?出版的《台湾地区社会变迁基本调查计划》结案报告中有关全台湾传播?为的调查,民众最常看的电视新闻频道当中,无线%;有线新闻台的五台(TVBS-N、三?新闻台、东森新闻台、中天新闻台、民视新闻台)占41.2%,[3]然而到了2008?,视新闻频道的五台达51.9%,无线年的发展,有线电视刚刚能够与无线电视分庭抗礼。然而到了2008?,台湾东森电视台发布的台湾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有线电视在电视新闻市场上的份额已较大超越无线电视。

  然而传播媒体生态的阅听市场是有限的,若新的电视频道被阅听人和广告市场接受,不但既有频道会被排挤和取代,新的有线电视频道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以电视新闻为例,有线台为?加速瓜分市场,新闻社会化、八卦化越来越严重,并强调对?与冲突的戏剧效果。[5]?照真指出电视新闻在收视?压?下的四大趋势:煽色腥化、去政治化、个人化与戏剧化。也就是说,为?收视?,电视新闻摒弃严肃的内容,走上追求趣味性、刺激性、煽情化的“感官主义”道路。[6]

  那么,台湾有线电视台新闻常为人诟病的“感官主义”的现象现状如何呢?这个问题也就成为本文的研究缘起。

  在过去的几十年,新闻中的感官主义现象成为一个热门线]一般来说,新闻的感官主义主要指新闻中具有故事性的内容呈现方式,例如报道中出现犯罪、暴力、天灾、事故等,使用有趣的、引人同情的、引发惊吓或好奇心的形式来呈现。

  由于电视新闻的特殊性质,其对视觉元素的重视较其他传统媒体更加自然和迫切。曾有心理学家研究显示,从感知的整体来看,人类对外界的感知有60%来自于视觉。所以说,一则电视新闻的优劣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有独具魅力的视觉画面。[8]电视新闻的“感官主义”程度已成为新闻传播研究者非常关注的现象。

  其实,在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有不少学者对电视新闻的感官主义现象进行了量化研究。Slattery和Hakaene采用Adams对于感官主义的定义,针对地方电视台新闻作内容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宾州地区电视台投注大量时间在制作感官化和人情故事的报道上,甚至硬性新闻报导也开始用感官手法呈现,并将此现象称为“内嵌的感官主义”。[9]

  而台湾电视新闻的“感官主义”情况如何呢?根据既有研究,台湾电视晚间新闻有超过五成的比例报导感官新闻;高达66%的新闻报导呈现记者夸张且戏剧化的声音;有80%的新闻报导包含情绪性的标题文本,其中三分之一更用彩色和动画的形式呈现。[10]为何戏剧性、惊悚的新闻报导如此频率如此之高?台湾学者王泰俐探究了电视新闻感官制作形式、新闻叙事以及新闻排序等三个因素对受众信息处理、新闻评价及感受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以感官形式制作、采取故事讲述模式、在新闻前段播出等方式带给阅听人之情绪感受最强,并引发较正面评价。[11]

  除了对感官主义现象进行本体论上的探讨之外,学界的反思扩展到这一现象的现实机制背景——商业化的媒介环境。在许多国家,“市场导向新闻学”(market-driven journalism)被认为是电视新闻感官主义的罪魁祸首,[12]而收视率可以说就是这一切的潘多拉魔盒。其实早在之前,Postman就宣称感官新闻得以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在于新闻生产机构对收视率的疯狂竞逐。Shoemaker的把关理论也着重强调了影响媒介运作的“外部因素”,[13]认为媒介组织存在社会系统中,包括消息来源、受众、市场、政府等社会体制,都会影响新闻生产过程。[14]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大众会因为本身不同的动机和需求暴露于不同的媒介文本使用。两种最常被提及的满足为信息寻求和娱乐寻求。这显示了电视新闻会以传统标准及小报化的形式分别吸引不同收视者,前者提供信息导向的满足,后者则提供娱乐导向的满足。但是在评论新闻质量时,收视者却又倾向认为标准新闻较小报化新闻更可信且富信息性。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研究问题4:台湾观众对新闻的偏好程度与电视新闻的感官化程度有没有相关性?

  2014年9月,台湾发生了三件具有轰动效应的社会事件:馊水油事件、杀警案、情杀案,全台湾的媒体均把注意力投注到这三件事件上,特别是五家有线小时滚动播出相关报道。在报道的过程中,新闻画面具有强烈的感官性,比如重复播出薛贞国遇袭身亡的监控录像以及情杀案血淋淋的现场监控录像,尽管每家电视台都对视频做了处理,但是依然让观看者毛骨悚然。许多学者开始思考台湾电视新闻的感官主义现象问题,希望能通过对此的分析来了解目前台湾电视新闻的发展现状。

  台湾观众对新闻的偏好程度表现的是观众喜欢什么类型的新闻,这可以通过同期收视率数据来表现。在现有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中,收视率是最能直接体现电视节目受观众关注/喜爱程度的资料。本研究采用“每分钟收视率”作为判定观众对每则新闻偏好程度的标准。

  电视新闻的感官化程度体现的是电视台播出的每则新闻在表现形式上的刺激化、煽情化、戏剧化程度。既往研究在如何测量新闻的感官化程度方面并无固定的方法。在早期的研究中,Tannenbaum和Lynch根据不同语意学量表发展出一套感官主义的测量指标(sensationalism index (Sendex))。[15]根据此量表,信息中隐含越多感官化的特质,就代表该新闻报导是情绪性的。他们在1962年的研究中进一步发现,一些典型的特质更可以区分信息中不同程度的感官化并达到更高的预测力。这些典型的特质分别是:故事的可读性(readability)、信息中的标点(punctuation)和修饰的程度(degree of modification)。可读性越高、标点停顿越少和修饰词语运用越多的新闻报导,感官化的程度越高。[15]Wang认为八卦、小道消息是新闻感官化文本中极为重要的题材。从集体讨论的观点出发,她甚至还加入了破坏隐私的面向(invasion of privacy)。[16]

  台湾学者王泰俐根据既有文献,将感官化量化为四个面向:刺激性、煽动性、隐私的入侵和八卦化,具体操作化为电视新闻的“视觉特性”(visual feature)、“听觉特性”(audio feature)和“编辑特性”(editing feature)。[17]所谓“视觉特性”,指的是电视新闻的字幕、影像和特殊效果;“听觉特性”,指电视新闻的音乐和语调;“编辑特性”,是影像的复制和剪辑的步调。

  所以,本研究在以上文献的基础上,将电视新闻的感官化程度操作化为:视觉特性、听觉特性与编辑特性。

  研究假设2a:在总样本338条新闻中,台湾感官化新闻占的比例大于非感官化新闻所占比例;

  研究假设2b:在样本总时长中,台湾感官化新闻占的比例大于非感官化新闻所占的比例;

  本研究主要就2014年8月至10月间的中天电视新闻频道“黄金时间”的晚间新闻(1800整点新闻与1900整点新闻)进行抽样。[18]途径是在该电视台的在线数字影音资料库(MAM Space 5.0)中的检索栏分别输入“1800晚间新闻”和“1900晚间新闻”。通过对中天电视台新闻频道电视新闻与收视率进行内容分析,以考察台湾电视新闻的感官主义现象。

  此外,在抽样方式上,本研究采取随机等距抽样方式,抽出7天,组成一个自然周。为了研究的便利性,在事先不了解当天新闻内容的前提下,本研究选择以2014年9月1日(周一)这一天为抽样起点,每隔7天进行一次抽样。由于10月10日至12日是台湾地区“双十节”小长假,为避免重大节日可能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在8月份取8月16日(周六)、8月24日(周日)予以代替,最后组成一个自然周14个小时共338条新闻的样本,如表1所示:

  本研究的分析单位是晚间新闻中每一条单独且完整的新闻报道。为了统计的方便,本研究将完整的新闻报道定义为主播稿头+新闻画面。

  收视率:本研究采用“每分钟收视率”[19]数据,通过具体统计发现,一则完整的新闻时长多在120秒左右,所以在对应“每分钟收视率”时会面临两个甚至三个数据的取舍问题,本研究统一使用同一新闻片段时间范围内收视率最高的数值作为此条新闻的收视率。

  新闻类型:现有文献在电视新闻分类标准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如Dominick 等把电视新闻分为硬新闻、特写故事、人情趣味故事、暴力故事、幽默小品,以及在镜头前愉快地谈话等类别。为了统计的便利,本研究根据该电视台自身对新闻的分类方法,对以上新闻类别进行了整合,最终划分为政治财经、名人娱乐、冲突犯罪、突发意外、卫生健康、科教文艺体、生活消费、气象预报。

  专门列出“是否大陆新闻”,以考察大陆在台湾的呈现方式与形象;列出“是否国际新闻”,考察国际在台湾的呈现方式。

  在新闻属性层面上,亦即新闻之感官化程度的编码方式,本研究参考了Semetko与Valkenburg(2000)分析欧盟的电视与报纸政治新闻的感官化框架编码,[20]并进行了必要的修改。编码员将针对每一则新闻回答以下问题(“是”或“否”),具体见表2。

  编者按:近期,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成为舆论热点。相比尚不熟悉互联网的老人,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操作的老年网民同样面临网络谣言、网络诈骗、虚假广告等陷阱,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低于年轻网民。…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当下,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数字鸿沟”已成为必须逾越的课题。2020年底,工信部正式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