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资讯

发现美好课程——小竹林里“长”出的课程

  如何让学生亲近田野、亲近自然?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看中了校园里的一片小竹林,开发小竹林里的“春华·秋实”课程,带着学生在小竹林里识字、游戏、劳动、成长,让学生成为一个个健康、快乐的“小竹娃”。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有一片小竹林,孕育着勃勃生机,学生像小竹笋一般拔节生长,成为一个个“小竹娃”。学校在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打造“春华·秋实”课程,充分挖掘校园及周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要素,以任务导向将学科教学融入自主课程设计,为“小竹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创造可能的生长环境。

  “小竹本”的制作材料通常是一张A4纸,学生学习“小竹本”的制作教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对纸张进行裁剪折叠,然后将自己的研究过程或研究成果用“小竹本”记录下来。

  每年秋季,学校都会迎来一批一年级新生。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对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充满好奇,他们会在校园里用自己库存不多的字库去认识校园。为了满足学生的认字需求,学校设计了“观桂识字”“说文解字”“校园里的汉字”等课程。

  在“校园里的汉字”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校园里的象形字,采集、观察树叶,制作观树“小竹本”,进行植物文创设计。在语文课上,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总结回顾汉字构成,介绍季节与气候变化原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课间不再是无聊地追逐玩耍,而是三五成群走向感兴趣的校园一角,寻找与汉字有关的元素,再通过“小竹本”将自己认识的汉字及认识过程、对汉字的理解等呈现出来。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原有资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重点等,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了解象形字的造字特点,在问与学的过程中积累生字,体会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高年级学生有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他们会主动将自己的研究过程用“小竹本”进行记录,教师只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即可。比如,在“校园记忆”项目学习中,六年级学生提出“临近毕业之际能给母校留什么”这一问题,教师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校园一角绘制成平面图;在美术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把校园的美景在平面图上勾画出来;在信息科技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把自己和同学在一起的美好瞬间制作成校园记忆小视频;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时间,学生将视频配上优美的文案、精美的小诗,进行综合展示。整个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收获、成果,学生都会在自己的“小竹本”上记录下来。

  “小竹本”的用途已经不再局限于课程中的项目,有些低年级学生用“小竹本”记录自己的周末生活,中年级学生用“小竹本”记录自己制作美食的过程,高年级学生用“小竹本”将自己阅读心得进行记录、分享……部分高质量的“小竹本”还会被学校统一收录。

  许多在城市长大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走进广阔的田野,所以学校希望创造机会让“小竹娃”走进“大田野”。学校的竹林、银杏、黄连木、桂花……这些学生每日所见的植物,如何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正是学校课程设计的导向之一。学校在各个学段的课程中都明确了与校园植物相关的产品,有些产品学生可以直接制作,有些囿于设备原因不能直接制作,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校园植物的用途和生产工艺、生产原理。

  “春华·秋实”课程每一季都有启动仪式,分别在春分和秋分节气举行,这两个节气预示着春耕秋种就要开始了。每一季的启动仪式之前,学校广泛征集“小竹娃”的意愿,师生共同确定各年级的研究项目。比如,“中华·春”课程由各学科联合发起,赋予每个年级独特的主题:一年级“识春”、二年级“寻春”、三年级“种春”、四年级“护春”、五年级“印春”、六年级“展春”。每个主题下还有三四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通过班级接力的形式随机领取。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学校在课程启动仪式上,以“中华竹娃春耕忙”为主题,给低、中、高年级分别设计了3个播种项目的任务游戏。一、二年级是“运肥”游戏,每个人用小推车运送“肥料”,在起点、折返处、终点处有不同的任务,通过班级接力完成,学生卖力运送,期待今天的田地更加肥沃;三、四年级是“耕地”游戏,学生两人一组,一人坐在垫子上,另一人用力拉起,模仿“耕地”的技巧和场景;五、六年级是“抛种”游戏,学生手拿纸团跑到指定位置站定,向篓子里“抛种”,同时考验了学生的速度和体力。“中华·秋”课程的启动仪式则是以“颗粒归仓”为主题开展,学校在锻炼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也会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校的校园文化主题鲜明,“美丽中华”“武韵中华”“墨香中华”“活力中华”4个主题,在教学楼空间通过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建构,浸润着“小竹娃”的身心;问学亭、启思廊、无闲园、三问书院、问学吧、研习社、服饰馆、15分钟教育圈等,均是极佳的户外教室元素,学校充分利用这些场域元素打造鲜活生动的课程环境。

  学校周边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涉及文化、科技、体育、自然生态等各个方面。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去学校周边拓展延学——学生在奥体中心体育馆,通过体验和反思提高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锻炼身体的同时了解、学习一定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在江苏省民防教育体验馆,通过亲身参与、问学反思、互动体验等活动,增强国防观念和安全意识,掌握避灾逃生、自救互救等技能;在绿博园生态实践展示馆,通过参观体验、问学反思等环节,掌握环保知识,树立环保理念;等等。

  在“中华·春”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寻找春天。比如,苍山路社区毗邻一条生态河道,学生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了解“河长制”,学习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三年级学生在社区走访中提出了“如何在春天播种”的问题,通过询问社区志愿者,学校选择了方便种植的草莓、彩椒、鸡毛菜等植物,让学生带回种苗种在学校“无闲田”劳动课程基地,又进一步生发出“无闲田里红果果”“无闲田里绿叶叶”“无闲田里彩泡泡”3个综合实践活动任务。

  学校充分挖掘周边的教育资源,实现“15分钟教育圈”资源共享。“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为了让学生了解南京历史,学校带领学生走进南京市方志馆,参观以南京建成以来历史发展为脉络的“方志南京”展陈馆。教师将南京历史鲜活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以“方志南京”logo的构图设计引出一部“南京史”。南京历代建置沿革、南京历史的十大事件等,展现了南京的朝代更替和历史兴衰,50万年人类活动史、近2500年的建城史、约450年的建都史,仿佛电影镜头般一帧一帧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参观方志馆结束后,有的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像记录地方志一样,记录学校的校史呢?”学生看到“方志南京”的二维码,知道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轻松实现资源共享,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如何通过二维码传播自己的研究过程?”小小的二维码扫描出长长的南京史,也带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学习世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二维码的相关知识,尝试将校史内容整合、提炼,选择适合的部分通过二维码进行传播。

  在参观“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等大型数字环幕古画长卷时,学生忘我驻足,仿佛穿越到古代与古人对话,了解古人的生活环境。数字化的情境再现带给学生真实体验,不仅让学生更加了解南京历史,更为学生打开了一片书本之外的世界,将学校“小课程”向社会“大课程”延伸。

  “春华·秋实”课程在每个主题课程中设置“奇思妙问”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和拓展空间,强调“以问为引擎、以问为主线”“以问促思、以问生智、以问全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最优化发展。学校希望让学生亲近田野、亲近自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在行走的过程中培养探究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体育精神等,成为一个个有理想、有担当的“小竹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