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资讯

【风物志】说说甘肃和龙的难解之缘

  事实上,“龘”字至今仍不属于现代汉语常用字和通用字,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找不到它。不过,这并不影响“龘”被重新“启用”。

  而演化出“龘”的“龙”字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早已逐渐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龙”的形象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吉祥印记。

  龙,是传说中一种极具灵性的神异动物。蛇形,有角、有须、有鳞、有爪,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广雅》:“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

  龙的形象,既神秘又威武,既灵动又壮美,既温和又霸气。龙的气质,既包容又刚毅,既博学又创新,既谦逊又自信。龙的品格,既忠诚又正义,既勇敢又智慧,既坚韧又乐观。

  龙的起源更是被笼上了重重迷雾。或许从甘肃天水境内出土的两件奇特鲵鱼纹彩陶瓶,可以一窥从鲵鱼到龙的演化过程。

  为啥叫陇山呢?有学者分析,“阝”就是山地,“阝”加龙,就是山地上住着龙。

  也就是说,甘肃这片山地,可能曾经属于一个以龙为图腾的部落或部族。此外,《山海经》中所指“龙首山”也可能是陇山。

  从地理上看,陇山是黄土高原上唯一的大型山脉,附近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气候宜人,夏天湿润凉爽,为远古的华夏民族提供了发展繁衍的良好场所。这个以龙为图腾的原始部落,部落首领是伏羲、女娲。

  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又被称为“龙祖”。可以说陇、陇山、龙山,都与伏羲和女娲这一对“龙祖”有关。

  中华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竹书纪年》有“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的记载,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

  祖籍甘肃安定临泾(今镇原县)的东汉哲学家王符说龙之形体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这九种动物合而为一的形象,与现今龙的形象已非常接近。

  “龙”的这九种“构建”都来自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动物,而这也是古代陇山一带最为常见的动物,在新石器时代,它们与先民的渔猎生活息息相关。

  1957年10月,天水市甘谷县西坪遗址处出土了一件名为人面鲵鱼彩陶瓶的文物,经考古勘察为新石器时代遗物,为当时人类经过神化的先祖之形象,也是原始龙的雏形。

  “别看伏羌地方碎,伏羲皇帝头一辈。桑叶儿衣裳脸上黑,伏羲爷生在古风台”,这是一首在甘谷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民谣,世代相传。

  古风台有艾蒿山,分为圆咀、馒头咀、苜蓿梁、漩涡咀、艾蒿山五台,其山顶中央低凹,呈盆地状,面积约1400平方米。此地呈八卦状,据说伏羲在第五台艾蒿山摆卦,故艾蒿山又称“八卦山”。

  在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有一座古柏掩映、殿宇巍峨的古建筑群,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宏大的伏羲庙,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庙门上高悬“开天明道”“与天地准”两方匾额,引人注目。

  在众多古代文献中,伏羲还有庖羲、庖牺、伏戏、太皞、太昊等不同称谓,但伏羲诞生于天水成纪,姓风,母为华胥氏,取代燧人氏成为华夏民族首领,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记载较为一致。

  伏羲是中华人文始祖,他用一系列发明创造带领华夏先民告别洪荒迈向文明。伏羲文化是海内外华人普遍认同的民族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从古至今,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祭祀伏羲、尊崇伏羲文化的传统赓续不绝。

  进入古柏森森的伏羲庙,穿过庄严肃穆的重重院落,来到祭拜伏羲的核心区域先天殿。只见这座面阔7间、顶覆绿色琉璃瓦的大殿坐落在台地之上,大殿底层檐下自西而东挂有“道启鸿蒙”“一画开天”和“开天立极”三块匾额。

  步入大殿,中央是高达3米的伏羲像,身披黄袍正襟危坐,手持八卦盘,双目炯炯有神。神龛上方悬挂“文明肇启”匾额,殿顶彩绘河图洛书和六十四卦。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中华文化的一些基本元素都可以追溯到伏羲。相传伏羲氏有众多发明创造,包括画八卦、造书契、取火种、作甲历、结网罟、制嫁娶、创礼乐、设九部、制九针。

  伏羲氏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最鲜亮的标识和符号。天水伏羲文化促进会会长雍际春认为,文献记载称伏羲人首蛇身,这说明伏羲部族最初以蛇为图腾,后来伏羲氏将渐次征服和结盟的各部落图腾也吸纳进蛇图腾之中,从而创立了以蛇身为基础多图腾组合的龙图腾,这正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统一在古老图腾崇拜中的典型体现。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人面鲵鱼彩陶瓶,是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距今约5200年)的彩陶,在甘谷县西坪遗址所发现。1996年9月,国家文物局馆藏一级文物专家确认组将其定为国宝级文物。

  这件彩陶瓶,器形完整,泥质橙黄陶。小口,唇下翻,颈部加饰一周附加堆纹,溜肩,腹略下收,平底,两侧有对称半圆宽带耳。小口细颈,深腹平底,腹侧附一对半环形耳,高38.4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10.8厘米。

  鲵鱼纹图案用黑色绘制,构图生动,展示了彩陶的艺术魅力和神秘意境。整个图案,由一条蜷曲呈三角形状的鲵鱼纹组成,头尾自中腰斜折,构成弧形三角形状。鲵鱼纹的头部则是人脸状,用圆、十字、横线描绘,双目圆睁,大口露牙。人的头发以弧形三角的另一边和鲵鱼的尾巴相连,构成了完整弧形三角形。躯干部分则用斜线,组成网状如鱼鳞样的斜方格,在弧三角靠里面一侧,画着一个爪子。

  不过,像这样奇特的鲵鱼纹彩陶瓶并非孤品。在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傅家门村种谷台遗址,也发现过一件相类似的彩陶瓶。这件鲵鱼纹彩陶瓶高18.5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5.7厘米,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800年,上面画着充满神秘色彩的变体鲵鱼纹。

  种谷台是高出公路3米的台地,它正处于两山一河形成扇形的出口上。这里河谷宽阔,植被较好,为先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下了种谷台,穿过傅家门村,就是榜沙河了。

  榜沙河与漳河是渭河上游最主要的水量来源,榜沙河在马力镇榜沙村入武山县境,然后一路南流,在鸳鸯镇附近汇合漳河,于广武村邱家峡注入渭河。而渭河则是中华先民早期栖息地,伏羲就诞生在渭河流域的大地湾一带。

  谷子就是“粟”,去皮后为小米,它是中华先民们独立培育出的作物。种谷台自然就是种谷子的坪台,究竟是哪位先民在这里种过谷子呢?

  唯一能确定的是从5000多年前至今,种谷台及其周边一直有人类活动。种谷台遗址最早的文化类型是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500年4900年,其后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在这里薪火相传。走在种谷台上,彩陶残片随处可见,据说地层之下文化遗存堆积厚达3米。

  这只鲵鱼纹彩陶瓶上画了一条充满神秘色彩的鲵鱼,它弯曲着身体趴在彩陶瓶上,为了追求夸张效果,先民们将它的身体画成了宽大的弯月形,身体上被画出八只足。

  《广志》曰:“鲵鱼,声如小儿,有四足,形如鳢,出伊水也。”司马迁谓之人鱼,故其著《史记》曰:“始皇帝之葬也,以人鱼之膏为其烛也。”徐广曰:“人鱼似鲇而四足。即鲵鱼也。”

  鲵鱼实际上就是娃娃鱼,在如今甘肃的天水、陇南的秦岭山麓,至今能看到它们的踪迹。

  5000年前,天水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比较炎热,这些大鲵生活在沟沟岔岔中。由于大鲵的攻击性较弱,便成为原始先民们最好的渔猎对象。

  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给先民们提供了食物来源的鲵鱼,被人们神化甚至作为某个渔猎部落的图腾。

  伏羲、女娲部落生活的陇(龙)山山区,古代盛产娃娃鱼,它们发出酷似婴儿的啼叫声。先民们由此联想到人类自身,形成对娃娃鱼的崇拜,并演化成龙图腾崇拜。

  先民们施展聪明才智,充分发挥想象力,给鲵鱼以人的色彩,头部如同一个婴儿的面孔,眼大而有神,四只爪子憨态可掬,表达了人神合一的思想。这两件彩陶瓶的鲵鱼纹中有一脉相承的因素,或者说是一个氏族内,不同家族或者亚氏族之间为了区分而采用的图腾。

  甘谷西坪、武山傅家门发现的鲵鱼纹彩陶瓶,似乎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图案从简单走向复杂,造型从憨态可掬的鲵鱼模样,最终转向威猛傲岸的龙之造型。这种惊人的鱼龙之变,专家们推测伏羲就是某个渔猎部落的首领。所以在伏羲的功绩中,教渔猎排在他画八卦之前。

  而自伏羲以后,在渭水会盟周边部落的黄帝等都陆续继承了龙图腾,最终它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