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资讯

鲁迅先生葬礼:民众自发吊唁场面空前全中国此前从未有过

  1936年10月的上海,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等纷纷来到万国殡仪馆参加吊唁。

  除了这些知名社会人士之外,普通民众前来吊唁的人数众多,殡仪馆一直处于人满为患的状态,来瞻仰遗容的人,有的只是在灵桌前垂头静立,有的控制不住悲伤的情绪在灵前洒满热泪。

  能让众多社会名流以及络绎不绝的民众前来吊唁的人正是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据有关学者统计,1936年10月19日至22日期间,仅仅是前往瞻仰鲁迅遗容或签名表示参加送殡的沪上群众就有九千余人,各类团体数量更是破百。

  1935年3月,鲁迅的战友瞿秋白在福建被逮捕最终牺牲,鲁迅先生得知挚友牺牲的惨痛消息后悲愤交加,身体状况极速下降,为了寄托自己对挚友的哀思之情,先生坚持在病中整理瞿秋白的译文将其出版,长期的劳累使得他本就脆弱的身体在面对病魔时更加的不堪一击。

  与先生私交甚好的女作家萧红回忆先生病逝之前依然将重心铺在工作之上,医生所嘱咐的静养与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先生并未听从。

  先生的亲属与朋友纷纷劝说他前往他地静养,先生却坚定地要留在此地继续与敌人战斗,鲁迅先生对革命事业的热爱注定了他不能割舍掉手头的工作,战友们的牺牲让他不能停下战斗的脚步。

  1936年,天气逐渐转凉,先生的病情在冷空气的作用下更加严重,亲朋好友们为了先生的身体着想,暗中寻找到一位美国医生来为先生诊治。

  医生在检查过后认为先生此时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像是一个已经死去五年的人,先生在知道自己病情严重到令医生束手无策之时,拒绝了继续医治,认为医生即使医术再高深,也不能给一个给已死了五年的病人开出良药。

  面对生命即将走向终点,先生的态度十分从容淡定,他舍弃掉医生为其诊治的机会,将一切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之中,与死神赛跑。

  休息之时,先生也思考了身后之事并发表了随笔《死》,这篇随笔既有先生对死亡的思考,又写了先生对身后事情的安排,这种面对生死之时镇定的态度是非常人所能达到的。

  1936年10月17日,先生的病情突然加重。先生在白天时仍在奋力撰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以纪念刚去世不久的章太炎先生,随后又离开公寓去会见友人。

  因为工作的疲惫,撰写文章时悲伤过多,再加上外出之时受凉,当天晚上便咳嗽不止,经过医生全力救治两天之后仍然回天乏术,19日的清晨,先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文坛巨星就此陨落。

  10月22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连发三份电文,并在苏区降半旗以表哀痛。中国对鲁迅先生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称其为伟大的文学家、抗日救国的非凡领袖等。

  由于此时处于统治之下的时期,中共方面的人士不能在明面参加先生的葬礼,治丧事宜主要由宋庆龄的救国会承包。

  经过与鲁迅先生的遗孀许广平商量后,蔡元培、马相伯、宋庆龄、内山完造、史沫特莱、沈钧儒、茅盾、萧参等13人在上海组成了鲁迅治丧委员会。

  20日起,各界瞻仰遗容开始,殡仪馆挂满了各界人士送的挽联,来到殡仪馆签名的民众超过万名,团体数百个,来自国内外的唁电唁函如雪片般地飞来,先生生前的至交好友们不远万里纷纷前来。

  22日下午,鲁迅先生出殡,先生的墓地,选在上海西郊的万国公墓,家属、亲友和治丧委员会成员等 30 多人肃立致哀,向灵柩三鞠躬,殡仪馆工作人员将外层棺盖封严。接着,由黄源、萧军、欧阳山、聂绀弩、胡风、巴金、张天翼等人扶灵柩出礼堂,移置柩车内。

  作家蒋牧良、欧阳山执掌张天翼手书的“鲁迅先生殡仪”白布横幅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遗像由画家司徒乔画在一块大白布上, 上面的先生形象刚毅栩栩如生。宋庆龄、蔡元培、许广平、周海婴、周建人等人分乘 四辆汽车紧随灵车的后面。

  沈钧儒亲笔写的民族魂三个字的黄旗覆盖在鲁迅先生的灵柩上,鲁迅身边的十个弟子护卫在灵柩两侧。

  浩浩荡荡的群众队伍跟随着队伍前行,这一幕引起了当局的警惕,租界与都派出了大量的军警进行监视,即使如此,也无法浇灭群众们的热情,《义勇军进行曲》与挽歌被众人高声歌唱着,场面肃穆而壮烈,群众的爱国热情在此时迅速高涨。

  丧仪开始之后,蔡元培先生率先致辞,号召参加葬仪的群众们积极地学习鲁迅精神,鼓励群众们“要踏着前驱的血迹、建造历史的塔尖!”。

  宋庆龄在发言中鼓励群众们“鲁迅先生之革命工作尚未完成,我们应当继续努力追悼鲁迅先生,须效法先生有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汉奸的精神,为民族求解放。”

  致辞结束之后,先生的灵柩缓缓进入了墓穴中,先生的亲属们强忍悲痛,将黄土撒向灵柩,整个墓园响起哀恸的哭号交织着悲壮的挽歌声,先生就此长眠于此处。

  1935年,日本侵略者制定了逐渐吞噬中国的政策,发动侵袭华北的一系列事件,企图一步步地灭亡中国。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仍然全力,对日本采取不抵抗的政策,日本侵略者的气焰在不抵抗政策的催动之下更加嚣张,国家与民族都面临着重大的危机。

  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鲁迅葬礼激发了广大青年追寻鲁迅精神、踏着鲁迅足迹继续前行的动力,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被迅速点燃,在送葬之时,许多人高喊着鲁迅精神不死!

  无数爱国的纸片被分发到民众手中,上面写着鲁迅先生生前救亡主张,爱国思想充斥着整个葬礼,人们集中发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呐喊,从而把葬礼变成了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誓师大会。

  民族危机空前的情况之下,人民的反抗精神只需要一个引线便能被点燃,治委员会指挥中枢发挥了出色的组织宣传功用,从宋庆龄的“为民族求解放”到蔡元培的“鲁迅精神”再到章乃器的“鲁迅运动”,无一不指向“民族一国家”的抗战宏旨,将当时中国的进步力量汇集了起来。

  在先生的葬礼上,大家都深深体会到了先生的良苦用心,先生的离去使大家都能冷静下来,有志青年将对先生的崇拜之情纷纷转为对抗战事业的坚持,他们中有的人投笔从戎奔赴前线。

  有的人如先生一样以笔为武器,继承先生的事业,成为抗战的文化精英,对日本侵略者以及无耻卖国的汉奸以痛骂,成功地点燃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将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共同抗战救国。

  鲁迅精神从此成为了一个代名词,指引着全民族的抗战方向,是抗战的精神之指导,抗战力量之源泉。

  1936年,抗日战争还没有全面爆发,但是北方的抗日战争已经打响,抗日前线面临严峻的形势。上海市民遂发起“鲁迅棉背心运动”,以鲁迅的名义号召民众开展捐赠活动,为前线的抗战将士捐献衣物。

  市民发起这一运动,正是由于两个月前先生的葬礼,万人空巷的场面更加把鲁迅先生的影响力扩到最大,对鲁迅先生精神不了解的群众也在这场葬礼之中有了全新的意识。

  这次捐献运动表明,先生的影响力已经到了市民阶层,而且他们已经对先生的爱国思想有了充分的认识并把鲁迅作为中国人民抗日爱国的代表人物,这是他们以鲁迅为号召发起这项直接面对侵略军的抗日活动的重要原因,

  鲁迅先生去世之后,起初只有与先生认识,了解先生思想的人参与葬礼,但在送葬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其中。

  跟进葬礼的许多人与鲁迅并没有太多接触,甚至并不认识,很多人都是见到送葬队伍后,见到许多知名人士的到来,被这雄壮的场面所感染,而加入队伍之中的。

  他们为鲁迅逝世而悲伤,意识到失去精神上的支柱,中国就此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文坛从此失去了一颗巨星。

  以先生的葬礼为契机,大家从中体会到鲁迅的民族气节、对反抗黑暗社会的精神,这种精神通过葬礼被不断地宣传开来,群众们的爱国情怀纷纷燃烧。

  在抗战救国的大背景下,鲁迅先生作为抗战的精神领袖,他的葬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国群众前来参加,先生虽死,但其精神一直指引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