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资讯

【历法节气与哲学文化】金生丽水 坤藏生气:立冬节气的文化蕴涵

  癸卯年第十九个节气“立冬”,于2023年11月8日凌晨0:35交节。中国社会科学网特推送专稿《金生丽水 坤藏生气:立冬节气的文化蕴涵》,阐释历法、易学、哲思相交融的意涵,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黄黎星,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黄黎星教授的易学研究,遵循“从源溯流”“强干弱枝”“贯通经传”“象理兼融”“博取择善”等研易原则,立足治经传统,精心研读古注,又注重融汇新知,创造发挥,研究领域涉及易学本体、易学史、易学与中国哲学、易学与文艺美学、易学与古代乐律学及古代天文历法数学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先秦易筮研究》《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等著作多部。

  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于2023年11月8日(农历癸卯年九月廿五)凌晨0:35交节。立冬的天文轨迹节点,是太阳到达黄经225°,传统历书标注为斗指西北方亥之初位。《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孝经纬》所说的“斗指乾”,是指宋儒称为后天八卦方位的“乾西北”。许慎《说文解字》说:“冬,四时尽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终字。”《考工记》曰:‘水有时而凝,有时而释。’故冬从仌。”(仌,古“冰”字。)段玉裁《注》:“冬之为言终也”。

  作为历法节气的“八节”之一,立冬为“分至启闭”之“闭”,是十月的节气。以制历规则论,“节不必在其月”,今年(2023,农历癸卯年)有闰二月,所以立冬“提前”于九月廿五(11月8日)交节。立冬是冬季的起始,意味着生气由秋天的收敛进入冬天的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潜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由秋入冬,从五行配值上说,是金生水。《礼记·月令》说:“十月之节,日在房,昏虚中,晓张中。斗建亥位之初。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这里,汇聚了众多“水”的意象:十天干中,壬癸属水,主冬;传说颛顼氏以水德继天而王,为冬帝;水正名为玄冥,故立为水神,辅佐颛顼;北方玄武,是介虫之长,凡有甲之类,皆属于水;商音三分损一,生羽音,数四十八,属水,是最清的物象;十二律吕对应于应钟。

  “卦气说”以四正卦配节气,立冬对应《兑》卦九四爻。《兑》卦西方金,《兑》又是两泽相连之象,与“金生丽水”恰有所契合。

  立冬三候,元代学者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说是:“初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二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蜃为大蛤。”初候、二候不难理解,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比较奇特,这是因为立冬之后雉鸡稀见;而水泽处却可发现外壳与雉鸡羽毛相似的大蛤,古人认为雉鸡在立冬后变成大蛤。“卦气说”六十卦配值七十二候,侯卦《艮》的外卦配初候,黄宗羲《周易象数论》解说是:“物上隔于阴,下归于阳,各止其所。”大夫卦《既济》配二候,则象征“岁功已成”;卿卦《噬嗑》配三候,其寓意为“噬嗑,食也,物美其根二得食”。

  立冬节气拉开了冬季的序幕。岁功已成,生气潜藏,天寒地冻,昼短夜长,冬天带给人们的感受,多含悲哀凄凉,也有安贫乐道之隐情。西晋文人陆机的《感时赋》写道:“悲夫冬之为气,亦何憯懔以萧索。天悠悠其弥高,雾郁郁而四幕。夜绵邈其难终,日晼晚而易落。敷层云之葳蕤,坠零雪之挥霍。冰冽冽而寝兴,风漫漫而妄作。鸣枯条之泠泠,飞落叶之漠漠。山崆巃以含瘁,川蜲蛇而抱涸。望八极以曭漭,普宇宙而寥廓。伊天时之方惨,曷万物之能欢?鱼微微而求偶,兽跃跃而相攒。猿长啸于林杪,鸟高鸣于云端。矧余情之含瘁,恒睹物而增酸。历四时之迭感,悲此岁之已寒。抚伤怀以呜咽,望永路而汍澜。”此篇赋中渲染出冬天的萧索阴森,抒发了内心的悲愁酸楚,内含有陆机本人的身世际遇的因素,但也有冬天的诸多意象,而引发的悲怆情怀。

  南宋诗人陆游的《立冬日作》诗云:“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诗中的“授衣月”引用《诗经·豳风·七月》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典,“始裘天”引用《礼记·月令》“是月也,天子始裘”典,而“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借用《论语》“颜回居陋巷”典,表达了陆游安贫乐道的情怀。

  入冬之时,除感时伤怀外,古代哲人更有哲理的认知。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春夏秋冬,各见其功,四季轮回,元亨利贞。冬天的闭藏寒冱,也是岁时变化及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剥极而复”“贞下起元”的易理,正对应于冬天。

  西汉学者扬雄撰《太玄》,为拟《易》之作,扬雄以“罔直蒙酋冥”仿《周易》的“元亨利贞”,用以指称东西南北四方、春夏秋冬四季,即:

  这就形成了“万物罔乎北,直乎东,蒙乎南,酋乎西,冥乎北”“罔舍其气,直触其类,蒙极其修,酋考其就,冥反其奥”“罔蒙相极,直酋相敕,出冥入冥,新故代更”的循环变化。

  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的《周易尚氏学》说:“天之体以健为用,而天之德莫大于四时。元亨利贞,即春夏秋冬,即东南西北。震元、离亨、兑利、坎贞,往来循环,不忒不穷。周易之名,即以此也。”尚秉和先生认为,扬雄《太玄》阐释“元亨利贞”“东南西北”“春夏秋冬”的奥蕴最为精妙,并结合十二辟卦轮值十二月的易例,对冬季的“罔”“冥”两种形态进行解说:“所谓罔冥,即坎冬,即贞也。必以二字拟贞者,盖以子复为界,子复者冬至也,故由亥坤至子复为冥,由子复至泰寅为罔。罔不直也,冬至以后,万物虽枉屈,不能见形于外,然阳气已生,与冬至前之冥然罔觉者异矣,故曰罔舍其气。舍者,蓄也,养也,即《彖传》所谓保合太和也。”这就是说,对应于“贞”所代表的“北方”“冬季”,《太玄》为何要用“罔冥”二字指称?原因在于:冬季三个月六个节气,分别呈现两种形态。立冬开始,随后有小雪、大雪两个节气,十二辟卦中是对应于从亥坤至子复,生气潜藏,处在“冥”的阶段;由冬至一阳来复开始,从子复至泰寅,则属于“罔”的阶段,在经历小寒、大寒两个节气后,终将迎来三阳开泰、生机勃发的时节。

  分而言之,从立冬到大寒,以冬至点为分界分为两个阶段,“冥”是万物自有而入无、由动而趋静的“变”的阶段;“罔”则是万物静定、蓄积生机的“化”的阶段。合而观之,“冥”与“罔”又都统一于“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的“贞”。尚秉和先生说:“元亨利贞,相循环者也。贞非寂灭无为也,乃所以植元亨之基。故夫冬尽春来,贞久元至。”这正是易学与节气融通的哲理体现。

  立冬拉开冬季的序幕,大自然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生气潜藏,是“生生之谓易”的另一种面相形态。虽有小雪大雪覆盖大地,但真元不灭,待时而复;虽有小寒大寒严峻考验,但阳气蓄积,终将沛然而发,迎来新的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