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资讯

张其成教授喜马拉雅谈“清明节里的阴阳文化”

  团在内的用户做了一场公益直播。本次直播分为直播和喜马拉雅聊天室答疑,共有人左右收看直播。教授声情并茂,有深奥理论的解读,有术数的推算,有典籍故事的分享,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在主持人邓旻兰老师主持下,语音聊天室气氛热烈,讲座结束大家意犹未尽。

  张其成教授围绕清明节,分享了四个主题。第一个是清明节的特殊文化意义。第二个是清明节的天文历法常识;第三部分是和清明节相关的节日。第四部分是清明节体现的中西文化异同比较。

  这个特殊时间点,最主要的文化是“阴阳合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自然与人文结合,自然节点有阴属性,人文节日有阳属性。其次,春祭和春游结合,体现阴阳的结合。祭祀偏阴,春游偏阳。通常春祭和春游同时进行,体现阴阳完美结合。第三,清明从字面看,“清”,代表水本身就阴阳合体,因为水的五行属黑具有阴属性,八卦是坎卦有阳属性,是阴阳合体。“明”,日为阳,月为阴,本身也阴阳具足。“清明”,清偏阴,明偏阳,清明又构成阴阳。

  清明是天文历法重要节点。太阳在黄道,黄经15度角时是清明。教授分享了《易传》中的天文、节气相关知识。

  教授首先分享节气的形成史和规律。24节气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上半年6和21日左右会有个节气,下半年8、23日左右会有个节气。

  节气是阳历,不是阴历。中国古代就有阳历存在。按24节气标志的。商代又二至二分四个节气,西周就有二至二分四立,八节气。西汉《淮南子》详细记载了24节气。

  另外教授详细解释十二地支、十天干、八卦都和节气相关。24节气与八卦相配的两个方式,以及八个节气配八个方位的时空观。

  这些在《张其成讲易传》中会详细讲解。特别是《说卦传》讲中国人看风水,看八个方位细化到24个方位。

  寒食是在清明节前后一两天。一种说法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把清明前一两天的时间定为寒食节。后来逐渐与清明融合为祭祖。

  上巳节,三月第一个巳日,后来被定为三月三,这天既类似于情人节也是黄帝的诞辰日。这一天的习俗是祓禊,人人都可到户外野泳祛邪,男女无禁忌,快乐放飞自己。清明节和上巳节离的非常近。所以清明节要祭祖还要踏青春游。祭祖庄严而悲伤,与春游明媚而欢快,两个节日天衣无缝融合一起。

  西方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崇尚《圣经》。《创世纪》:起初神创造上帝。前六天神创造各种要素,第七天休息。中华文化第一经是《易经》,第一句话“元亨利贞”,元就是起初,东西方是一致的。《易经》每卦六爻和西方六天创造世界相通,第七天东方“一阳来复”也和西方第七天休息相通。

  不同之处首先在于西方文化中神是第一位的,神创造保佑一切,众生是上帝的子民,是平等的,人世间的父子关系,神面前都是耶和华的孩子,是平等的。他们不存在祭祖,18岁离开父母,就没关系。和中华文化,敬天法祖,截然不同。

  另一个不同,西方信仰天使上帝,东方信仰天道。天道是虚的,不像西方是实的有上帝的形象。我们会落实三皇五帝替天行道,祖祖辈辈信仰祖先,讲孝,孝是天经地义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接下来,张教授在喜马拉雅聊天室,用语音方式和大家进行了答疑互动,就清明节养生,如何祭祖、易道功的练法等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易经》和《易传》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第一经典。清明节的阴阳文化就很好体现了中华文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让我们在原典中共同探寻根源。

  各位朋友!张其成教授喜马拉雅音频课的新专集《张其成讲易传》上线小时就在喜马畅销榜排名第二,感谢支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