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资讯

热点讨论 谨防娱乐至死理应重拾信仰力量——对大众热追娱乐八卦现象的几点思考

  原标题:热点讨论 谨防娱乐至死,理应重拾信仰力量——对大众热追娱乐八卦现象的几点思考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当红人气偶像鹿晗在正午12时更新微博公开与关晓彤恋情。微博一发,3900万的粉丝炸了。新浪微博一时间进入瘫痪状态,“鹿晗关晓彤”随即成为热搜话题。打开微信朋友圈,也是各种吃瓜群众发票圈的强势刷屏。

  因为工作缘故,手机微信有千余名学生的微信,每次娱乐圈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我都会第一时间“被通知”。学生都会在朋友圈里各种评论吐槽感慨,议论纷纷,聊得不亦乐乎。

  纵观学生们日常的微信朋友圈、微博,当季潮流、明星娱乐八卦绯闻、网络戏谑恶搞等常成为大家转发评论的热门内容,然而对于与整个国家和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新闻、热点却常常摆出一副看客心态。

  上学期给15级的同学上形势与政策课,最后课堂作业就是让大家结合课堂学习的内容,围绕“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这个主题发一条朋友圈。因为课堂作业直接与期末评分相关联,所以90%的学生都发了朋友圈,内容也十分“红”和“专”。但是,其他学生的评论内容却引发了我新的思考。不少其他年级的同学看到15级的同学发这样主旋律的朋友圈,第一反应问是不是要“集赞”完成任务;也有一些学生笑称是不是微信号被盗了。

  看到这些评论,我看到不少15级的同学回复无奈的表情,然后解释原因。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发完朋友圈截图后,就即刻删掉,感觉这是件多丢人的事情,要尽快和它划清界限或撇清关系。

  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自己小学那会跟着老师学唱《我们是接班人》的模样?

  “我们是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那时没有太多的知识和能力,懵懂但纯粹,不知道做“接班人”的真正意味着什么。现在,你们已不再是那六七岁学龄初至的学童了,“早上七八点的太阳”也将要成为正午的似火骄阳了。

  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以美国为例,讲述20世纪后半叶美国印刷业步入没落,但电视影视业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然而电视等影视作品的表达方式是以娱乐形式为主的,因此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

  在波茨曼看来,有两种方法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2010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联手长城影视集团投资拍摄了反映“两弹一星”和钱学森事迹的40集史诗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被问及投资影视片的初衷时,赵林中说,“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却可知可感。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太需要精神了!太需要信仰了!”同时,他还尤为强调,“不要只造娱乐之星,要造民族之星;不要娱乐至死,要精神至上。”

  2014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通过深入调查采访和梳理提炼,整理出了13种公众反映较多的社会病态。具体内容包括:

  信仰缺失:价值多元化下存在信仰与道德有关的精神危机,道德赤字与坏账凸显;

  炫富心态:展示、炫耀财富,虚荣心作怪,自卑心理的另一种反映,炫耀是为了获得满足感;

  思考恐惧症: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对于谣言或他人观点,不假思索,附和跟风。

  在这13项社会病态中,有55.3%的人认为社会病态问题最突出严峻的是信仰缺失问题,同时也有34.3%的人认同当前享乐主义盛行,心甘情愿被娱乐所附庸的“娱乐至死”病态问题也同样突出和严重。

  当前大众传媒,充斥着各类以感官快感为主导的表层、肤浅的低级趣味娱乐节目和话题,在这个急速转型的社会里,娱乐被曲解成等同于享乐,同时娱乐也被幻化成一种产品,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娱乐附庸在各类文化形式中,借助市场最终以各种形式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欲望。如今全民热衷娱乐八卦,也正是娱乐产品全面占领市场,获益的最大标志。

  谨防娱乐至死,急需丰富人之精神世界,而信仰是人精神世界的基石与支柱,是人矢志不渝的方向和目标。

  如今,常常听到很多学生抱怨自己迷茫彷徨,不知未来路在何方。若将天下间所有的青年学子茫然的症结归于一点,那就是信仰的缺失。

  若放任信仰的缺失而不顾,最终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愫也将消失殆尽,那这样的“接班人”还能从先辈们手里接过接力棒继续绘制社会主义发展的美好蓝图吗?

  在信仰的荒漠中,立不起伟大的民族。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则往往以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

  字里行间读到的不仅是当年33岁同为青壮年的胸中的那腔热情,更是对站在历史洪流中当代青年主动承担其历史责任与使命的呼吁与感召。

  重拾信仰的力量,无需将这个话题挂地太高,想得太远。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先从做好以下几点开始:

  我读高中的时候是在校寄宿,每天晚自习的时候前全部同学一起观看新闻联播,看完之后才开始晚自习。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将关注时政特点,了解国内外动态当成了一种习惯;大学后,为了可以继续每天关注新闻,还连续订了好几年的报纸;现在工作后,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音响连上手机,点开“人民日报”的公众号收听“新闻早班车”播报的新闻要点。

  那么多年来,我一直保持每天阅读新闻的好习惯,无论是国际时局、国内重大会议召开、活动举办、政策法规版本,还是民生关注热点、娱乐要闻,我都会去浏览,时刻保持紧跟时代步伐,也将“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真正落实。

  现在很多同学没有关注新闻的习惯,即便偶尔会打开新闻客户端,也常常只直接跳过要闻,直奔“娱乐”专栏。刷微博最习惯性地就是查看明星娱乐动态,了解热搜热点。如此局限性的关注面,容易让人变得狭隘,最终被娱乐性的内容所占据整个思维。

  因此,大学生们应该丰富关注内容,事事关心的同时也要学会理性地区分对不同内容的关注程度和所付出的精力,避免思维娱乐化,思想庸俗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去完成和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就是要去做好我们这个“小我”来实现“大我”。因此,每位大学生都应该要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并且将自己的个人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联系。

  曾经在与一位林学专业的学生做入党谈话时,我问他当初选择读林学专业的初衷是什么,他的回答让我倍感欣慰和感动。他告诉我,他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林业方面的专家,可以练就治沙造林的本事,将来让更多荒漠覆盖上绿色植被,让美丽中国更加美丽。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命运紧密相连,和祖国同呼吸共进退,那我们的祖国定将更加繁荣昌盛。

  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辩。”这句话的中心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开卷有益”。

  现在很多大学生的眼光狭隘,思想局限,缺乏独立的见解和辨别是非缘由、抵制不良诱惑的果敢,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自身缺乏思想底蕴。思想容易受一些享乐性、娱乐化的信息牵制,思维趋于懒惰,甘于平庸和安于现状。

  为此,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要通过博览群书来增长见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构建正确的牢固的价值观念,这样我们自然可以抵制不良信息和诱惑的腐蚀,还心灵一片纯净。

  “少年强则中国强”,愿青年朋友们不忘肩上职责与担当,健康成长,他日接过重担,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