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资讯

《周易》与《黄帝内经》的关系

  《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在历史上对于很多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下笔者与大家共同探讨《周易》与《黄帝内经》之间的内在联系。

  周文王姬昌《周易》“古经”成书于西周初期,孔子《易传》成书于春秋战国末期。《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传说为古代医学家托轩辕黄帝之名所作,是我国现存医书最早的典籍之一,是战国先秦至西汉的医学总汇。中医学界历有“医易同源”之说,无论是从思维角度,还是从理论体系整体来认识,《周易》与《黄帝内经》都有密切关系。

  从实践活动方面来看,在古代,“易”是一种占卜活动,而“医”是一种医疗活动,两者都来源于原始人类的宗教活动巫术,也是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古代有易医不分的说法,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解释自然现象,出现了对祖先、神灵崇拜的原始宗教。当时的患者,通过祈祷鬼神来减轻症状。这样就出现了与鬼神沟通的“巫”,继而巫术就承担起祭祀、占卜、祈禳、祈鬼等活动,我国最早的医人就是“巫”。古藉上说,“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病”。在历史上医与巫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共存并生的状态,而直到春秋时期才逐步分离,称治病者为“医”了。

  《周礼·春官·大卜》中明确指出:“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在古代“易”被人们称为占筮之书,其占卜、占筮活动,本身就是巫术的一种,所以说易与医是同源的。根据两书的理论体系,两者共同采用的基本范畴是阴阳、五行、气、神、象数等,从而构成了《周易》和《黄帝内经》相同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与《周易》的基本概念都是“阴阳”。上古先民观察日月、昼夜、阴暗、寒暑变化,发现大量相反相对的现象,形成了阴阳的观念。《黄帝内经》发挥《周易》的阴阳思想,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总规律,是天地万物产生、发展、壮大、衰亡的内在动力。《黄帝内经》继承和发展了《周易》的阴阳思想,运用于医学领域,对阴阳学说中蕴含的阴阳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的思想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表达。用《周易》的六爻观念,提出了三阴,即少阴、太阴、厥阴;三阳,即少阳、阳明、太阳相协相调的”六经“理论。概括地说,《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八卦和藏象、天人相应等理念,都是与易学相通的。

  《周易》与《黄帝内经》五行范畴及思维模式。五行是中国先哲用以描述宇宙生命属性规律的另一种符号系统。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发生的生、克、乘、悔、藏,反映了五种属性物质、结构、能量、信息之间的互相联系、运动和变化。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易经》和《易传》,曾多次提到金木水火土五行。《黄帝内经》将五行作为五种功能属性而加以运用,如将人体的器官按照五行分为肝心脾肺肾五大功能系统,建立藏象管理。《内经·素问》及《灵枢》等篇章,根据五行功能属性原则,将人体器官、情志以及自然界的时间、空间、气候、声音等各种因素归为五类,把五行五脏作为人体生命乃至宇宙万物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