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娱乐资讯

关于鲁迅有哪些负面评价?

  鲁迅自己的文字也经常有类似表达:“我疑心……“,他写怀念柔石的文字,还”疑心“柔石的本名是平富,柔石是他多喜欢的年轻人,他都要疑心一下,每次读到这里,都会稍微有点小小的咯噔一下的感觉。

  但,鲁迅的疑,其实是超出了经验层面的。他的疑,是一个肯不断探索、不断否定的知识分子的思维习惯。

  比如说他的《故乡》,说到闰土拿走的神龛,说只不过闰土的偶像切近,自己的偶像渺茫罢了。在新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荼的时候,在鲁迅已经以《狂人日记》等作品崭露头角的时候,他却说自己的偶像渺茫,说自己的信仰渺茫,这还不够”疑“吗?

  再看鲁迅的《祝福》,他写遇到祥林嫂,一个面容枯槁穷苦不堪到了极点的祥林嫂,却扭着鲁迅这个读书人问”到底有没有魂“,结果鲁迅只有支吾几句慌慌张张地逃开。他为什么要这样?他不是要学医拯救被中医耽误的国人的身体吗?他不是要弃医从文拯救国人的灵魂吗?他为什么不坚定地告诉祥林嫂说人死了根本没有灵魂?!

  因为这一刻,他发现所谓的现代文明、科学民主,都无法拯救祥林嫂,这些是无用的。

  祥林嫂已经穷苦到了极点,精神也衰败到了极点,在这种处境下,她见到鲁迅,不是要求给口饭吃,赏个钱,而是执着地问有没有魂。她可能是期待有魂,因为大约可以见到她的孩子,她又是恐惧有魂,因为怕被两个男人抢夺。不管是恐惧,还是期待,都构成了垂死的祥林嫂最深的关切。

  而面对这样的关切,面对这样的祥林嫂,鲁迅发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什么都是苍白的,什么都帮不了。

  比如,开始说他“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而后他被视为”全盘西化的背叛者、刻薄多疑的骂人者、四处碰壁的绝望者、心胸狭窄的复仇者、心理阴暗的偏执者⋯“

  这些都源于鲁迅自己是个异常矛盾的人:他接受了母亲为他包办婚姻的妻子,又与比自己小17岁的学生许广平自由恋爱;他倡导妇女走出家庭,后来却不让许广平出去工作;他教给“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可他也打自己的孩子,打得孩子很怕他;他多次向青年人呼吁:“我以为要少一或者竟不看中国书”,而他自己则长期在故纸堆中抄古碑帖、钻研和程理中国古代文献,先后抄录、辑校了几十种古籍,他是个医生,自己却身患肺结核长达20多年。

  或许是他早年家道没落的遭遇让他看尽世人的险恶,而母亲、长妈妈、闰土等人的温暖让他始终把对国人的爱藏在心中。

  他早年跟范爱农不合,等范爱农去世却又是他来主笔写其悼文,深情款款;由他等人为首发动的启蒙运动,也是由他来降温:『近来所谓新思潮者,在外国已是普遍之理,一人中国,便大吓人;提倡者思想不彻底,言行不一致,故每每发生流弊,而新思潮之本身,固不任其咎也。要之,中国一切旧物,无论如何,定必崩溃;倘能采用新说,助其变迁,则改革较有秩序,其祸必不如天然崩溃之烈。而社会守旧,新党又行不顾言,一盘散沙,无法粘连,将来除无可收拾外,殆无他道也。』

  而左盟成立演讲会上他的演讲稿却是提醒大家——“‘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

  总之,那个默默地遵守传统道德的是鲁迅,那个激烈地批判传统道德的也是鲁迅;那个以赤子之心

  无比关怀民众的是鲁迅,那个以数不清的文字痛斥愚民的也是鲁迅;那个总是穿着长衫的,最后被称为“民族魂”的是鲁迅,那个高喊“拿来主义”、要给中国文化“刨祖坟”的也是鲁迅;他批判抱残守缺

  的“遗老”,也揭露唯新是从的“新党”;他骂卑鄙小人,也骂“正人君子”;鲁迅的思想时而辩证,时

  而偏执。鲁迅和他笔下的人一样极具了悲剧色彩,而他本人更是充满悲观主义,正如他的小说集名,《呐喊》,却又《彷徨》。但是这些都无碍于他是个民族英雄的称号!

  从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起,骂他的人就一直不少。基本上从文章到做人都被骂过,但流芳后世的始终是鲁迅,同时代的文人当中没人比得上他。

  以我观察,他生前最在意的,最触动他内心的所谓“负面评价”活着“批判”,应该是某个日本无名氏的一句“你改悔罢!”

  没骂过日本是真的,我看有的人回答,说鲁迅骂人有多么厉害,文笔有多么犀利,什么路见不平一声骂,笑死了,这货在日本侵略中国的那么多年终屡屡躲在日本人的地盘骂中国政府,骂中国人,对日本可从来没骂过,什么叫路见不平?我看他是觉得日本侵略很平啊!